这个夏天的休赛期,关于辽宁队将张镇麟交易至上海队的原因,外界普遍猜测与球队资金状况相关,但深入剖析后不难发现,真正的核心矛盾或许并非辽宁队的财务问题,而是张镇麟正遭遇着与此前郭艾伦相似的困境——伤病对竞技状态的严重侵蚀。
回溯郭艾伦离开辽宁队的过往,其根本原因早已清晰:常年高强度比赛积累的伤病,让他的身体难以支撑CBA顶级赛场的对抗需求,特别是辽宁队这支争总冠军的球队,竞技状态出现的明显下滑,最终导致他无奈与效力14年之久的辽宁队分道扬镳。
如今,张镇麟的处境与郭艾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近期日本热身赛中,他的表现暴露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曾经以劲爆弹跳著称的“国产小前锋天花板”,如今在比赛中明显能看出爆发力的衰退,起跳高度远不及巅峰时期;更关键的是,他的投篮稳定性依旧没有改善,进攻选择时常显得随意,命中率始终处于“乱枪打鸟”的尴尬境地,每一次出手都难以让球迷放心。
这种状态的起伏,并非偶然。回顾上赛季张镇麟在辽宁队的表现,就能找到线索——整个赛季他的参赛场次明显减少,即便登场,在攻防两端的贡献也时常难以达到预期。彼时外界曾猜测是战术调整或球队轮换安排所致,但随着更多细节的披露,人们才了解到,臀部伤病对他的影响远超想象。
在日本热身赛的赛场画面中,这一伤病的后遗症仍在延续:一次篮下横向扣篮尝试中,他的动作明显僵硬,最终未能完成得分,这样的场景不仅暴露了他在身体协调性上的不足,更直观地展现出弹跳、爆发力与弹速的全面下滑。上海队愿意引进他,或许是看中其过往潜力与大赛经验,但辽宁队选择“放手”,伤病导致的状态下滑无疑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要知道,张镇麟曾是无数球迷心中的“希望之星”。在周鹏、丁彦雨航等老牌小前锋逐渐淡出巅峰后,他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敢打敢拼的赛场风格,被视为国内小前锋位置的“接班人”。此前不少人都期待着,他能继续留在辽宁队,帮助球队冲击更多全运会金牌与CBA联赛总冠军;更有甚者,畅想他能进一步打磨技术,携手杨瀚森、崔永熙等新生代球员,成为中国男篮锋线在NBA赛场上的核心力量。如今再看这些期待,与他当下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不免让人感到心酸。
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本就充满变数,伤病更是每个球员都可能面临的“天敌”。张镇麟并非没有努力,从他在比赛中依旧积极的跑位、防守端的拼抢就能看出,他从未放弃对胜利的追求。当他在赛场上表现不佳时,外界的苛责与谩骂毫无意义,反而会给这位正处于困境中的球员带来更多压力。
回顾张镇麟的职业生涯,他早已用实际行动为球队、为国家赢得过荣誉:他曾助力辽宁队拿下全运会金牌,站上CBA联赛总冠军的领奖台;在国家队的比赛中,他也曾身披国字号战袍,为中国男篮的荣誉奋力拼搏。这些过往的成就,不该被一时的状态起伏所掩盖。
无论张镇麟在上海队表现得怎么样?都希望外界能给予张镇麟更多理解与包容是神都有走下神坛的那一天,姚明、易建联、王治郅、郭艾伦、韩德君等都是如此,我们只要记住他曾为篮球事业带来的热血与感动,才是对这位球员最好的尊重。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